(资料图)

爆竹声中一岁除,

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
千门万户曈曈日,

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
——《元日》王安石

关于春节的诗歌,没有哪一首比王安石的《元日》更加脍炙人口,在王安石生活的年代,春节还不叫春节,叫元旦或元日,如今,元旦是元旦,春节是春节,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,春节到了。

拜年是春节头等大事

正月里来是新年呀啊,

大年初一头一天呀啊,

家家户户团圆会呀啊,

少的给老的拜年呀啊……

这是东北二人转小调《小拜年》的一段词,歌声中透着一股子喜庆,而这喜庆中又讲述着春节的一项重要民俗——拜年。

和传统农耕社会相比,现代春节的习俗已经简单了许多。美味佳肴随时可以吃,新衣服随时可以买,不必等到春节,但有一样习俗,却始终是中国这个人情社会过春节的主旋律——拜年。

在传统农耕年代,中国人生活在熟人社会中,所谓熟人社会,是一个守望相助的社会,普遍贫困让家家户户都难免遇到困难,需要亲朋好友帮衬一把。

然而这情谊却不能临时抱佛脚,日常就需要走动。到了年节,更是要走亲访友,联络感情,尤其到了春节,平常交往稀疏、不常见面的远亲和熟人也得挨家拜到,免得断绝了消息,这就是拜年的意义。

如今,熟人社会渐渐瓦解,陌生人社会渐渐形成。人们常说年味淡了,这恰恰源于人际关系的变化,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应酬,社会保障也让过去的守望相助变得不再重要,于是人们也失去了走亲访友拜年的兴致。

网络时代又为人们提供了远程拜年的方便,一条群发微信就算是尽到了拜年的意思,面面俱到不失礼。

春节宜出行

春节,大年初一,按传统风俗,大年初一要拜年,而新的一年,更应步履不停。

出门走走吧,在南湖公园的冰上乐园找寻童年记忆,抽冰噶、打冰球、坐雪圈,《人世间》中的滑冰场就在南湖公园,这里承载的不只是城市记忆,还有令人难忘的时代记忆。

出门走走吧,吉林市的雾凇正在枝头开出一朵朵“冰花”,婀娜多姿、独具风韵,“一江寒水清,两岸琼花凝”的自然奇观不禁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。

出门走走吧,知北村的年味儿汹涌,大马戏演出在大年初一的知北村热力开场,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对马戏表演的向往,来吧,在这儿重温对世界最开始的那份好奇。

……

吉林的美期待着你的发现与探寻。

重寻春节的意义

对于中国人来说,春节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。春节的物质意义或许变淡了,但它的精神内涵却始终未变,此时此刻,我们需要重新找回春节的意义。

春节的意义,在于让我们感受到冬去春来、岁月变迁,万物更新,我们身处其中,思考生命与时间的关系。

春节的意义,在于让我们从各项民俗中感受这个民族文化的厚重与悠远,这是我们的根之所系,情之所归。

春节的意义,还在于人与人之间亲密而深厚的情感连接,无论我们身在何方,总有一个家等我们回去,总有一群人让我们惦记,这份情感不因时间而淡漠,不被空间所阻隔,团圆,这是中国人永恒的信仰。

在一年的三百多个日子里,我们或许有种种理由忽略这份情感,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拥抱它、亲近它、呵护它,因为正是这份情感,定义了我们是谁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。

大年初一 好事正酿

四季流转

新春总会如约而至

越过千山

美好定会如愿而至

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悠游吉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