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4日,佛山市教育局召开佛山市2023年校外教育培训工作媒体通气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为贯彻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佛山开展校外培训执法检查专项行动,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治理,严厉查处各类违规校外培训行为。会上,佛山市教育局公开曝光十起校外培训违规案例,并部署2023年关于校外培训监管和治理的工作重点。


(资料图片)

据介绍,2021年7月起,佛山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、3位副市长为副组长、17家市直单位负责同志为组员的“双减”工作领导小组,联合17家单位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齐抓共管、部门各负其责的“双减”工作协调机制。同时完善校外培训政策制度体系,密集出台14个配套文件,建立起“1+N”政策制度体系。

另外,佛山创新建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“黑灰白名单”制度,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过程性监管。利用佛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平台,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工作明察暗访,共发出督办函、通报、整改通知38份,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从“供”“需”两头不断强化政策和舆论宣传,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,理性参加校外培训,积极引导机构转型发展,最终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、培训课时、参培人数、招生规模和预收费“五个减少”,培训市场野蛮生长得到有效遏制。数据显示,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原来的710家减少至49家,压减率93.10%,“营转非”完成率达100%,预收费监管实现100%覆盖,监管总额达451万元。“经过努力,佛山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大幅降温,广告基本绝迹,资金大幅撤离。”佛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胡定南说。

据悉,2023年,佛山市教育局将以“守底线、促规范、强监管、防风险”为主线,着力推进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、加强预收费资金监管、重锤整治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三项重点工作。

佛山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负责人梁志敏表示: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、主渠道在课堂,请广大家长朋友设立合理的教育预期,切实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,不盲目依赖、迷信校外培训,与我们一起坚决抵制隐形变异培训和各类违规培训行为。”

十起培训行为违规案例:

●佛山市新*方培训学校教师利用周末面向初中学生开展学科类培训,该行为超出其办学许可证经营范围。

●佛山市南海区优*课外教育中心有限公司未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,将办学地址由注册登记地搬迁其他地点进行办学。

●广东繁*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部分学员签订的合同中部分约定存在“在格式条款中加重消费者责任、排除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”等问题。

●佛山市顺德区泽*宝托育服务有限公司预先拟定《贝贝托课程同意书》,印刷有相关收费条款,且未与消费者协商制定,构成限制消费者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权利行为。

●佛山市爱*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案例,附上各个小朋友和家长、老师的真人图片等广告内容,属于在教育、培训广告中利用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、证明的情形。

●佛山市鲸*年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在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况下,对外展示“中国思维导图锦标赛指定培训基地”等牌匾,属于虚假广告情形,同时,宣传单对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。

●佛山市顺德区旗*英语培训中心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广告文章,宣传其开展的英语课程类别、课程内容、适用人群和课程价格,并对培训的效果作出初步的保证,属于发布含有培训效果承诺的培训广告行为。

●佛山市高明区德*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安排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在消防控制室值班(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未按要求持证上岗)。

●佛山市高明区笔*教育培训中心有限公司百乐街分公司消防设施、器材未保持完好有效(2具灭火器气压不足)。

●佛山市南海区学*思培训中心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推文中含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冰墩墩形象及冰墩墩字样,且无相关授权文件,构成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违法行为。